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應用維護中!
學院首頁>> 正文

雲端藝術教學4:視覺産品教研室線上教學的思與行


随着全國戰“疫”的持續進行,視覺産品教研室的雲端教學已經到了第三個教學周。從開學初領導和老師們上下一心更新教學思維,保障教學順利開展,到現在可以從容不迫地不斷挖掘雲端教學的新特色,視覺産品教研室在新的挑戰與考驗面前,不斷創新教學思維,挖掘雲端教學潛力。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師們的“神操作”。

一、群策群力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之戰

接到線上開展教學的通知,教研室迅速組織老師們開展了教學準備工作。教研室老師們利用手上現有的設備通過視頻會議聚在一起,共同商議解決在線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為了保障教學效果,老師們紛紛在超星、慕課等在線平台完成建課,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課程内容的補充。為達到課程的最佳效果,補充平台教學的不足之處,老師們探讨了結合多種在線教學形式的可能性。有的結合專業特長自己錄制視頻在線播放,有的采用直播軟件直播教學,遇到困難就大家一起來想辦法。正是由于開學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方迎來在線教學的從容不迫。


視覺産品教研室在線視頻會議照片


 

 

 

視覺産品教研室在線平台建課照片

 

二、建立教學新思維,挖掘雲端教學潛力

 

 

《平面設計基礎(二)》

課程負責人:曾小紅

任課教師:曾小紅、趙珊

授課對象:19視傳專業AB

開課周次:1-4周 課時:48課時

 

《平面設計基礎二》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作業都需要在教師的輔導下完成,但在此特殊時期,如何在線上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新的課題,課程組曾小紅老師和趙珊老師前期經過多次溝通,整合了各方面的教學資源,确定了騰訊會議或者QQ群課堂直播與中國大學慕課平台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QQ群發送相關教材及學習資料,線上交流指導、課後答疑等多種交流與互動。兩位同頭課老師,每周開課前都會進行教學溝通,一起制定教學計劃和學生學習任務。


課程組溝通照片

考慮到學生在家缺少教材,曾小紅老師找到了教材的PDF電子版教材,并發給學生。教學中曾小紅老師采取了課前發布慕課視頻讓學生預習,上課時全程直播教學,用提問、讨論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程作業的指導采取個人彙報、分組互評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點評,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課後也随時答疑解惑,使老師能較為全面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曾老師、趙老師授課照片


在線輔導作業照片

建立課程QQ群時,趙珊老師将每位學生群昵稱改成“學号+姓名”的格式,在進入QQ群課堂的時候,便能很快速清晰地看到每一位學生是否進入直播課程,方便點到與查課。每次課前,趙珊老師先把本章知識點及重難點内容做成PPT發到群裡,再讓學生學習網課,促使了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直播課上,趙珊老師會對前一章内容進行提問與回顧,讓學生鞏固了前面所學知識。

課後,兩位老師都會查詢中國大學慕課後台信息對學生自學網課情況進行監督。數據顯示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反複觀看幾次學習視頻,并完成單元測驗。沒有完成視頻學習的同學,老師會單獨提醒督促,保證了網課的學習效果。


數據統計照片

兩位老師QQ全天在線,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指導作業,幫助學生迅速獲得知識、糾正錯誤,從而增強教學針對性,提高網絡教學質量。

 


 

老師在線答疑照片

 

 

《影視動畫鑒賞》

課時:32課時

任課教師 :葉芃芃

授課對象:17數媒1

開課周次:1-2周 課時:32課時

 

《影視動畫鑒賞》課程是一門需要互動的專業課程,不僅需要理論性的教學,更多的是同學們的自主實踐鑒賞以及課堂當中的頭腦風暴,在沒有辦法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葉芃芃老師找到比較适合課程性質以及同學們比較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葉老師采用慕課平台《中國傳統動畫造型與民間美術鑒賞》優質課程,配合QQ群課程直播,QQ群資料預習、課後複習、發送相關閱讀資料、課後答疑。在多種方式的課堂中,同學們可以比較輕松以及高效的對這門課程進行學習。技術手段的介入不僅打破了知識傳播的時間、空間限制,也為思想的交鋒與融彙提供了更充分的機會。在兩周的教學中,葉老師在教學中将整理課程重點難點制作成PDF文件給到同學們提前學習以及課後複習,也通過QQ群為學生提供了不少閱讀材料,并适當壓縮了作業量,同時尋找網絡資源,特别是視頻資源,也盡可能自制視頻資源,希望能增強在線課堂的吸引力。


葉老師備課照片


制作課程視頻


課程視頻截圖

此外,為防止學生産生疲勞感,有意安排了讨論環節,每次上課都提出一些讨論的課題,收效顯著,激發出不少令人驚喜的新想法。


 

課堂讨論環節截圖

于疫情之複雜艱險中,護持本心之安穩踏實,不斷精進學業,這是葉芃芃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的求索方向。

 

 

《數字圖像處理Photoshop

課程負責人:楊蓓

任課教師:楊蓓

授課對象: 全校公共選修課學生

開課時間: 1—16周 課時:32課時

 

本學期《數字圖像處理Photoshop》是全校性公選課,目前已有217名學生參與到學習中。Photoshop是圖像處理的入門軟件,是同學們學習和工作中需要了解的重要圖像處理工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初步了解數字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的基本特征及使用方法,能正确理解Photoshop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具有運用Photoshop進行圖像處理和編輯的能力。

線上教學工作其實是實施教學的一種特殊手段,和普通課堂一樣也需要做好課程設計、課堂引導、課後反饋的基礎工作,但它也呈現出自己的一些特色。為了更好地開展線上教學工作楊老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1.多元化搭建課程體系

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前需要結合教學大綱以及課時安排對教學活動目錄進行整理,并采用多種方式搭建、完善課程體系。課程每一講均由案例引入知識要點延伸資料案例解析幾個部分構成:案例引入旨在讓學生對本章學習内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知識要點中首先給出課程教學計劃與安排的概覽,再按照教材内容對知識進行有機歸納與整理,并通過PPT、錄制視頻等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最後通過章節測試讓學生進行自查;延伸資料中給出綜合案例,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拓展練習;難點解析中根據學生反饋,在QQ視頻中進行難點和作業的重點講解。



2.多方位營造學習氛圍

不見面的在線課程對學生學習的引導非常重要,作為公選課,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教師在上課時間線上集中答疑,課外時間随時進行答疑,盡量做到疑不過夜。但這樣一來學生非常缺乏教室中集中授課的學習氛圍,楊老師主要通過如下幾種方法營造學習氛圍:

鼓勵讨論:在QQ群中有意識的引導大家就老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讨論,或通過獎勵課程積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學習通平台中發布疑問和知識點的讨論貼。

作業展示:将學生的優秀作業作品通過視頻、圖片方式展示,并發起投票,對獲獎的優秀作業予以課程積分獎勵。

靈活互動:通過簽到打卡、投票、問卷、搶答等方式實施不見面的互動,讓學生感受到生臨其境


 

 

3.多途徑檢驗學習效果

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方面可以加強課程學習的督促,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難點的補充講解。教師即可通過平台數據掌握學生課程進展的情況,也可以通過作業中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找到授課中的不足。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

課程負責人:袁悅

任課教師:袁悅

授課對象:17平面1

開課周次:1-4周 課時:64課時

 

袁悅老師運用騰訊會議直播講課,結合智慧樹在線教育平台《書籍裝幀設計》優質課程與本課程QQ群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與答疑,通過QQ群發送電子教材與相關學習資源,采用微信的群打卡進行考勤,順利地開展了《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的線上教學。

在三周的教學中,袁老師認真地探索線上教學的模式,她整理、收集清華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的精品課程并記錄筆記、收集獲獎的書籍設計材料,制作了精美課件并及時傳送到課程QQ群文件之中,得到學生們的好評。老師還探索了多種網絡平台功能的綜合運用,在課程的線上授課過程之後,進入到答疑環節,鼓勵大家使用騰訊會議平台的交流功能進行提問,這樣既能切實了解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及時回答問題。她組織學生進入智慧樹在線教育平台學習優質的書籍設計課程,通過課程讨論環節,讓學生在線上平台讨論和總結學習體會;此外,課程QQ群也成為同學們課後自行消化知識過程中的留言闆與交流區。

袁老師在講解書籍的材質與相關制作工藝時,通過運用自制的立體書籍,将抽象的知識與複雜環節拆分成系列的知識點,清晰、充分地講解了專業知識,使學生們充分地掌握了課程單元的重點與難點,教學效果很好。在書籍設計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傳授理論知識與實踐要點,然後讓學生結合優秀的線上資源與素材完成實訓作業,在作業講評時通過騰訊直播共享屏幕,學生們分成五組互評作業,其中五位組長作為發言人通過學生屏幕以PPT形式講評了書籍内頁設計等作業。通過互評同學們能發現自身設計作業中的不足,及時看到他人作業中的亮點并得到啟發,并且更好地掌握了實踐環節中的關鍵知識。

通過這次線上授課的嘗試,袁老師對于線上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她感到網絡可以讓學生不受地域和選課人數限制地享受到優質的設計教育資源;網絡上特有的回放功能也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後的回顧與溫習優秀的書籍設計作品;更重要的是這種教育的新模式在某種意義上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遇到問題時不僅能向老師提問,而且能在線上資料中思考與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有效提升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她将在今後的教學中與同學們繼續探索,共同進步。


1 袁老師運用自制立體書講解書籍材質設計


圖片2 袁老師運用騰訊會議的直播共享功能講課


圖片3 17平面1班的同學認真聽課


圖片4 每次上課時都在騰訊會議的界面上發布學習内容與作業


圖片5課程單元作業的小組互評情況


圖片6 每次課前運用微信群打卡平台考勤

 

 

《界面設計》

課程負責人:王焱

任課教師:王焱

授課對象: 18視覺傳達1A

開課時間: 1—4周 課時:48課時

 

18視覺傳達1A班目前正在上《交互式界面設計》課,王老師選用中國大學生慕課平台西安郵電大學《交互式界面設計》課程作為理論課程的補充,并結合了QQ群和騰訊會議的共享PPT功能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導。

王老師表示“線上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學生在一開始會有新鮮感,課堂參與的人數也比較多,而且教師所上傳的語音、視頻、PPT等教學内容學生可以在課後反複收聽、收看,這讓那些能夠自主且自覺學習的同學非常收益。

“學生在騰訊會議的軟件裡可以很好的跟老師和同學一起分享自己的設計作品和心得。感覺在網絡這樣的虛拟空間裡,學生交流起來更加的放松,暢所欲言,讨論和學習的氛圍特别好。”科技的便捷使師生之間的交互變得更頻繁,更有效。通過多種在線教學方式結合而開展的輔導、交流、講解等線上教學,通過電腦屏幕極大的縮短了師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從而保障了這門設計課程的順利進行。


王老師授課照片


學生學習場景照片


 

 

 

在線授課過程截圖

 

 

《交通工具設計》

課程負責人:謝一槐

任課教師:謝一槐

授課對象: 17産品設計1A

開課時間: 1—3周 課時:48課時

 

《交通工具設計》課是産品設計專業大三的專業課,既包含了理論教學,又十分注重設計實踐操作和師生的互動,如何解決設計方案指導的問題是橫亘在師生間交流的一大難題。這件平時在教室裡通過一張紙和一支筆就能輕松完成的工作,卻因為空間隔離變得十分困難。為了保障溝通順暢,找到師生雙方都能共享的“紙和筆”,經過多次對各方平台軟件的調試,和師生學前交流測試,謝老師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方法。

“跨過設備和技術屏障,在線教學是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可采取的教學手段也很靈活,師生的溝通除了即時性的電話連線,還可以語音留言或圖文留言,這給了學生更充分時間思考問題的深度。通過這段時間的在線教學,我覺得利用好平台學習時間碎片化的特點,使設計課程中一對一輔導的時間變多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變得更高效了。”謝一槐老師說。

“設計課有它自己的特點,師生的交流很重要,老師和同學們都在努力适應雲上的生活方式,挖掘在線教學的優勢,待到按下雲頭回到學校的時候,這段經曆或許會促使線上線下教育的加速融合。”


 

利用微信小程序實現的課堂随機簽到記錄截圖


利用QQ群實現師生圖文交流截圖


 

 

利用騰訊會議直播授課的截圖

 

 

《設計實踐》

課程負責人:呂紫薇

任課教師:靳曉彤

授課對象:17級産設1B

開課周次:1-3周 課時:48課時


《設計實踐》是産品設計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綜合性強,對提高學生的産品設計能力至關重要。面對疫情特殊時期,怎麼能讓設計實踐課程隔着屏幕,通過網絡還能上的充實、有幹貨,不僅讓學生有收獲,最後還能有設計作品呈現?這一直是靳曉彤老師所思考和探索的。

特殊時期的課程教學也是特殊的,靳老師充分利用中國大學慕課平台、騰訊會議、QQ平台等各種工具和軟件教學平台,從課題選擇,設計調查,方案呈現,效果制作等四個方面對産品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課程進行雲端教學探索。


圖一 靳老師授課照片  圖二 慕課平台

針對課程自身特點和前期試課經驗,在綜合考慮平台穩定、技術精簡、便利學生參與和高效指導評價這幾個主要因素後,授課主要采用慕課平台加深理論知識+學生在家動手實踐+教師利用網絡投屏指導+單獨答疑指導并輔以QQ發布課程通知的全新在線教學模式。


利用騰訊會議指導設計


 

利用QQ平台發布通知及評論作業


圖八、九 單獨答疑輔導


圖十 學生探索實踐竹産品的特性

 

“通過近三周的探索和教學過程中的不斷調整,同學們已逐漸适應線上教學,禁足家中的焦慮感緩解了,線上讨論踴躍了,交流增多了,對‘設計’的思考也更深刻了;聽着他們各自的設計方案分析和心得體會,此番情景和滋味真的是五味雜陳,希望早日和同學們在校園相聚。”這是靳曉彤老師記錄的在線教學感受。

 

 

《民間美術解析》

課程負責人:楊海雲

任課老師:楊海雲

授課對象:18級視傳1B

開課時間:14 課時:48課時

 

《裝飾畫》

課程負責人:楊海雲

任課老師:楊海雲

授課對象:20171班)、20172班)

開課時間:116 課時:36課時

 

因為是網絡授課,一切仿佛都在雲端,對于楊海雲老師來講,這種教學方式是比較陌生的。但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縮短與同學之間的空中距離,保障課程教學的有效進行,楊老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我硬着頭皮積極學習各種網上授課技能,迎接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其次,考慮到專業課程的特殊性,我制定了詳細的授課計劃,目标明确,每周、每天、每節課都做了詳盡的規劃與安排。” 通過前期實踐與調整,楊海雲老師摸索出來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既綜合利用各大網絡平台的優勢,采用平台課程資源課前預習+騰訊會議直播授課+課後發布教學PPT+QQ群輔導答疑的教學模式。在直播教學過程中,楊老師說她時刻注意把握上課的節奏及語調語速,增加了讨論環節,例如在《民間美術解析》這門課程中,講到民間美術分類這一章節的知識點時,提問大家家鄉有哪些民間美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結果同學們一下熱情高漲,從家鄉的民間美術讨論到各自的民族特色,引導關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的關系問題。另外,針對有些同學在家學習,電腦工具材料不齊全的問題,楊老師充分聽取同學們的建議,在實踐任務的安排上也做了相應調整,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從一開始的慌亂到現在的掌控自如,楊海雲老師對在線教學總結說:“雖受空間距離限制,在作業輔導溝通的過程中缺乏直觀,但面對每天8點就準時到空中教室的同學們,促使我更認真嚴謹地對待每一次教學,不管是在雲端還是在教室面對面,都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期待線下與同學們見面的那一天。”


準備課程情況照片


 

 

學生上課情況照片


 

 

騰訊會議直播授課截屏


部分學生平時作業照片

 

 

《影視廣告與影視短片制作》

課程負責人:黃宇征

任課教師:黃宇征

授課對象:17數媒1

開課周次:3-6

課時:64課時

 

《影視廣告與影視短片制作》是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經過黃老師的反複探索與交流,課程學習采取中國大學慕課與騰訊課堂想結合的方式:

黃老師采用了中國大學慕課做線下(學校課表外時間)觀看課程的資源與作業的布置,在每次課前更新;課程的在線學習時間(學校課表時間)采用騰訊課堂直播的形式,老師講課與學生在線交流、打卡、記錄學習狀況;提交作業的方式為發老師的QQ郵箱。

黃老師說: “理論學習、交流我們用線上用騰訊課堂APP,每次課程講課與打卡,同學們非常活躍;線下,同學們主動在老師引用的中國大學慕課查找、翻閱課程資源。實踐練習學生用電腦PRAE軟件制作,碰到困惑與我在QQ群邊實踐邊詢問,我在線共享屏幕進行實時指導。”。

已進入三年級的同學對這門課程期待很多,希望學到一些實用的實踐知識,能很好的運用到下學期的畢業創作與社會實踐中去。新型的教學方式對數字媒體專業的學生來說,很容易接受,也能很好的運用,這讓黃老師感到非常的欣慰。同學們上課熱情很高,也不斷的給與老師以鼓勵,線上的鮮花和掌聲讓老師感到了線上課堂也可以上得很活躍,也下定決心要線上教好這門課程,讓大家交出滿意的成績。

黃老師感慨的說:“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在線教學給予我們的是新的契機,讓我們我們共同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新媒體時代!”


 

 

 

 

疫情給線下教學按下了暫停鍵,但也正是這次暫停,向大家展示出了線上教學的優勢和能量。“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疫情帶來的挑戰前所未有,化危機為機遇正是視覺産品教研室當前應該做,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