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我校主辦的“民族藝術之花綻放校園——湖南民族民間藝術普及與傳承基地成果彙報暨示範學校授牌活動”在長沙市芙蓉區朝陽小學舉行。活動儀式上,基地主持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院長範迎春教授對前期工作進行了總結彙報,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巡視員柏桓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科研處處長趙奇钊代表學校為“湖南民族民間藝術普及與傳承示範學校”芙蓉區朝陽小學和永州市雙牌縣蔡裡口小學授牌。本次活動是湖南省民族民間藝術普及與傳承基地自去年8月成立以來開展的系列工作之一。
湖南省民族民間藝術普及與傳承基地由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立項,湖南省省級民族文化專項資金資助,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主持的科研平台,旨在通過對湖南民族民間藝術的調查和整理、教育和普及、生産和推廣,使湖南各族人民,特别是少年兒童都可以樂享藝術教育,成為心智健康、性格完善、獨立自信的個體,并成為湖南民族民間藝術的受益者和傳承者。
基地建設一年多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組織美術音樂師生赴湘西州鳳凰縣山江鎮九年制學校、永順縣老司城小學、永州市雙牌縣何家洞鎮蔡裡口小學開展民族民間藝術的調查和普及工作,并組織師生赴長沙市芙蓉區朝陽小學、嶽麓區周南梅溪湖小學開展民族民間藝術進校園活動,動用師生80多人,民族地區留守兒童及城市學生1000多人受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受當地政府、教育部門和媒體的關注,産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本次活動既是湖南民族民間藝術普及與傳承基地前期工作的總結,同時也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與小學教師教育聯盟單位合作開展小學美術教育改革研究的實踐探索。長沙市芙蓉區教育局副局長楊紅表示:“學校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藝術的主陣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民族民間藝術進校園活動在朝陽小學的舉行,拉開了芙蓉區義務教育階段與高等院校合作的序幕,也将有利于民族民間藝術在學校校園的推廣,更能激發中小學生對民族民間藝術的熱愛。”


